書生報國

昨天接到我大學同學的兒子,從加拿大寄來他父親生前所寫的一本小冊子。讀後萬分感嘆和懷念。斯人已逝,其報「國」之心,令人感偑不已。在這裡先簡單介紹我同學白秀庭的背景,以為本文的引導。

我們是台灣台南成功大學物理系的同學。1956進的成大,1960畢業後各奔前程,一直到前幾年,全班同學還到加拿大多倫多去他那兒玩耍,才見到他和他全家。那時他已是個退休的長者。歲月可沒有寬恕我們任何一位同學。大家多半都已退休。夕陽西下,只是近黃昏。雖然不知道黃泉在那裡,只知道「近」了。

如果我記得不錯,秀庭是轉進我成大物理班的。看起來比較老成,話也不多。他的「老成少言」一輩子沒改。因為我們退休後去他家玩時,仍是如此。他的功課和成積一直是名前前矛。不像我班另外一位名列前芧的高材生,衝得要命。我們大二上電磁學時,這位「衝得要命」的高材生,找教授,硬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錯。和教授強辯了兩小時後,被教授趕出辦公室。說「你再回去好好唸通了,再來找我」。謠言說,這位同學50年後得痴呆症,被照顧他的女友送回台灣。

言歸正傳。秀庭兄因隻身在台,雖然是前三名畢業,仍然只有申請加拿大的命,無法來美深造。畢業後各分東西。再有他的消息,已是N年以後,他在北京大學任教。大家想想,以他這樣的背景,怎麼可能到北大去擔任教授?跌破眼鏡,是我們同班同學一致的看法。冷靜後,仔細想想,卻仍有幾番道理。

第一個是他的實力。即使在成大那四年,我們班上是玩得比較「瘋」的幾班之一。他沒有隨波逐流。老成持重是大家一致給他的評語。而且他還用英文,出版了他那一行的專門書籍。「話不多」是第二個評語。這點很重要。尤其後來我有機會出差到上海。在那邊工作了近兩年。印象深刻。我們這些在國外工作的人,總以為在大陸一定要很會講話。因為在他們那邊職場裡的人,人人善道,個個會說。其實不然。因為「言多必失」,容易被人家打小報告。

但是,我還是相當的驚訝。當我讀了他兒子寄來他的「遺作」之後。原來他對於大陸「國內」的時局,有蠻多的關切和建議的地方。當然不是「路線」問題,而是對於許多國內的施政執行細節上有許多的「建言」。這是我至今百思不解的地方。「犯得著嗎?」。因為再怎麼說,我們都是客卿哬!而且讀者們,你想想,他們會聽一個加拿大來的華僑,對祖國施政的建言嗎?我略略的翻了一下當局的回應。卻都非常的專業,仔細和誠懇。也由此可見當局對我這個老同學是多麼的器重了。

秀庭兄,你值了。他們一定深深了解你對「祖國」的貢獻。而且一點也不懷疑你「愛國愛家」的本意和初心。這就是「書生報國」。管他那一國,那一邊。安息吧,秀庭兄。我們都以你為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