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前後後,來到舊金山灣區居住都近50個年頭了。人生能有幾個50年!想當年離開冰天雪地的賓州,來到灣區還以為中了頭獎,到了天堂。這世界怎麼還有這麼理想的地方。冬暖夏涼不說,幾乎不常下雨也是奇蹟。而且遍地黃金,到處都在找人上班。還以為是在夢中。為什麼這樣形容呢?因為N年以前和同事去公司附近的中國餐館叫了牛肉麵。結果端麵上桌的是前台灣籃球國手陳祖烈。我們都差一點,一一站起來接麵了。所以說,在灣區,什麼都有可能。什麼機會都有。不是天堂,是什麼?
談到灣區,不能不提一下金門大橋。不是她的外觀,不是她的歷史,而是大穚在本地人心目中的地位。在二戰以前,從灣區駛過大橋後,就是離開了美國,離開了文明,前往遙不知的遠東。因為那時的美國只知道英法德等文明國家。到日本,到中國,到亞洲,都像是離開了文明往蠻荒之地。只有想發橫財的冒險家和虔誠的傳教士,才是要去的地方。當然以那個時代的技術,建造了這座大穚,也是驚天動地的大事。尤其那鮮艷的外觀和大紅的顏色更加添了無限的嫵媚。有時還有意想不到的白雲,在一旁湊熱鬧。
灣區另外一個不能不提的景點是史坦福大學。不是因為校園美麗雄偉。不是因為出了許多傑出的校友,像蘋果的喬布斯,而是創校者史坦福。原來他早年因為建造加州鐵路和運輸致富。壯年時唯一兒子英年因病去世。倆老傷心之餘,想去哈佛捐一大筆錢來記念獨子。那知哈佛當局看倆老衣著樸實,言語木訥。招待未免待慢些。史太太就跟老公說「我聽說舊金山南面有塊地很大,而且不貴,何不去那裡蓋所大學?」。
既然聊到史坦福,也順便聊一下高科技。她的電機系是近代高科技的搖籃。舉一個貼身的例子。我高中和大學的同學問我。說他兒子在UCLA電機系唸書,要怎樣才能出人頭地。我閞他玩笑說「有種就到史坦楅電機系去」他二話不說就真的轉去了。N年後夫婦二人跑來找我說「兒子畢業了,也照你所說的,去了史坦福。更照你說的,和同班同學下來開公司,下一步呢?」。結果還真像電影情節一樣,發了大財,順便娶了同班韓國女同學為妻,成為革命事業伙伴。我不是在吹噓,只是想要告訴大家。矽谷就是矽谷(現在也叫硅谷)什麼都有可能!
灣區的房地產!這個題目和我們想到的另外一個題材「美麗的女人」一樣。很難下筆。不但每一個人的看法不一樣。而且也很容易引起爭論。但是事實勝於雄辯。問問灣區每一個老中屋主。那一個沒有身價在百萬以上?
想當年壯志如雲。看如今,夕陽西下。只想那天邊的美景慢慢地垂下。好讓那些下班的上班族安全返家,和我這貪念美景的人,再呆一會兒。晚安。保重。明天見!
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