陝西尋根與地方幹部

我的父親來自於陝西鄉下農村,農村的老家位於西安城的東北方,距離西安城
約有170公里。

我爺爺當年在鎮上做生意,還算發達。父親早年到西安上中學,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下,懷著報效國家的心情,加入了國民黨。

1949年,父親跟隨國民黨到了臺灣,從此遠離家鄉。臨暮之年,父親與幾個老鄉親一起回了趟老家。父親在完成回鄉的心願之後,沒過幾年,就辭世了。

從西安城到老家,會路過富平縣。富平縣是習近平父親習仲勛的故里。過了我陝西大荔縣的老家,再往東北方走約100公里,到達黃河邊的韓城,就是太史公司馬遷的故里。

我老家這個地區,位於關中平原。關中平原與中華民族的文化與命運,有著豐富的連結。

老家的事,對於在臺灣土生土長的我來說,是既很遙遠,又很親切。上一代人都過去了,我們這一代人,也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。今年我規劃到西安旅遊,就想到要去尋根,去探訪我爺爺與父親的故里。

我於上周二,2017/10/24,在西安包了輛車,以一個臺灣普通民眾的身份,進行尋根之旅。這次尋根之旅,極端的順利。最令我震驚的,是當地地方幹部的辦事效率,以及為民服務的熱誠。

我順利的看到了爺爺的老宅子,見到了年邁的姑媽。老家的村庒,雖然在偏遠的鄉下,卻是非常的整潔有序。我拍了些照片,選了其中的兩張,放在《好讀》上,與讀友們分享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村委員會辦公室

第一張照片,前面有片花圃,後面的建築,插了面國旗,是老家村庒裏的「村民委員會」,也是共產黨在村庒裏的「黨支部委員會」辦公室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王彥庒一景

第二張照片,是村庒的一個取景。村舍前面有三棵高大的松樹,看來老家還很有些地靈人傑的味道。

中國地大人多,資源有限,文化渣滓的包袱很沉重,而且壞蛋比比皆是(請參閱《我與歌手羽泉》)。我一直認為,要治理好中國這個國家,是件非常艱巨困難的工作。這次的尋根之旅,我直接接觸到內陸農村的基層幹部,使得我對於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治國能力,充滿了信心。

我認為,中國至少還會向上發展30年。

臺灣中研院士朱雲漢先生,在他的《高思在雲》書中指出,中國大陸近年來的快速崛起,是最近一百年來,人類歷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。這件事,會影響到後一百年的人類歷史。

我們可以說,近五十年來,世界各國的相對國力,基本變化不大,唯一發生巨大變化的,就是中國。中國近五十年來的變化,造成整個世界格局變化的最大衝擊。

很多人會問,中國大陸會如此快速發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

也有很多人會問,中國的變化,會如何影響到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?

我對中國歷史很有興趣。對於以上的兩個問題,我可以說說兩個歷史故事,做為借鑒。

第一個歷史故事,商鞅變法的故事

在商鞅變法之前,秦國不強,是個二三流的國家,屢次被臨近的魏國擊敗,喪失了河西地。商鞅變法二十年,秦國大治,成為一流國家,大敗魏國,並且逼使魏國遷都,從山西安邑,遷到河南開封。魏國從此一蹶不振。

商鞅變法的影響極其深遠,直接導致了一百年後秦國的統一天下,以及幾千年來的中國政治體制(請參閱《商鞅對中國的深遠影響》)。

從商鞅變法的歷史故事可以看的出來,二十年的變法求新,勵精圖治,就足以改造秦國百年國運。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政策,從1978年至今,已經穩定的前行了四十年。既然商鞅能以二十年造成秦國的強大,中共以四十年造成中國的強大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第二個歷史故事,漢武帝的故事

漢高祖劉邦於西元前202年建國。根據《史記.平準書》記載「天下既定,民亡蓋藏,自天子不能具鈞駟,而將相或乘牛車。」也就是說,漢朝在建國初期,歷經戰亂,民窮財盡。劉邦竟不能用同一毛色的駟馬來駕車,而將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車。

經濟力量直接影響到軍事力量。西元前200年,漢朝與匈奴發生戰爭,結果劉邦在白登山被圍了七天,差點被俘。在軍事上,漢朝完全不是匈奴的對手。

高祖之後,呂后在朝廷做了大規模政治清洗,接著是「文景之治」四十年的休養生息,厚植國力。景帝之后的漢武帝,在西元前141年登基,但是一直要到西元前135年,掌權的竇太皇太后逝世,武帝才能實際做主。

西元前129年,漢武帝拜年輕有為的衛青為車騎將軍,開始了討伐匈奴,開疆闢土的宏偉大業。

西漢自西元前202年建國,到漢武帝拜衛青為將,一共相隔73年。換句話說,西漢經過73年的養精蓄銳,漢武帝才有條件拓展疆域,宣揚漢威。

當然,歷史是歷史,不會完全重複。但是歷史的階段性過程,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的。

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一窮二白,百廢待興。後來有文革十年的政治大清洗,接著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,韜光隱晦,致力於發展經濟。中國大陸的歷史階段性的演變過程,與西漢初年,非常類似。

今年是2017年,中共建國68年。如果比照漢武帝,在漢朝建國73年之後,大舉出兵討伐匈奴;那麼中國大陸,就是在2022年,建國滿73年,將採取行動,宣揚漢威。

根據歷史經驗,「國強必霸,國霸必戰」。歷史上的強國,都會經過戰爭的洗禮,強國的地位,才會被天下認可。

我說的是歷史規律,不代表我認同戰爭,或是我喜歡戰爭。就像是我說人老了,生命會步向終止,不代表我喜歡結束我的生命。

我有個預感,就是在2022年,兩岸將結束分治的狀態。

2020年臺灣大選,臺灣的內鬥可能會引發大的紛亂。2021年,中共建黨一百周年,中共定下了具體的兩岸統一執行方案。2022年,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開,習近平功成身退,圓滿交卸中共總書記職務。

兩岸的統一,是習近平在二十大,所交出的一個耀眼的,對國家、對黨的獻禮。

紅樓夢中有一句詩話《虎兔相逢大夢歸》,沒有人能完全解讀這句詩話的意思。我認為,這句詩話是句讖語,曹雪芹對兩岸關係的大限年份,做出了預言。

2022年是中國的虎年,2023年是兔年,中共二十大在2022年的虎年年底召開,兩岸統一問題正式宣告解決。2023年過年,是虎兔相逢的日子,中華民族的百年國恥終於劃下了句點,舉國相慶,四海騰歡,這就是《虎兔相逢大夢歸》這句讖語的具體實現。

總之,我的陝西尋根之旅,非常順利。我對於地方幹部給我的協助,心存感激。我決定寫一封信給家鄉大荔縣的縣委書記,表示我的感激之情。

我的《感謝信》如下所附,信中說明了我尋根之旅的過程,以及地方幹部是如何的協助我找到了我父親的老宅子,以及我的親戚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臺灣鄉親的感謝信(給大荔縣委書記)

我父親出生於「陝西省大荔縣兩宜鎮王彥庒村」(以前是「陝西省朝邑縣安仁鎮王彥常村」)。1949年,父親跟隨國民黨政府到了臺灣,我們兄弟姐妹都在臺灣出生長大。

我們小時候,父親常喜歡講老家的事。父親在20年前過世了。老家的事,離我們很遙遠,又很親切。

我兄弟與妹妹現在都在國外,我今年比較空閑,有了尋訪老家的想法。我安排在10/21至10/27之間,到西安一遊,試試看能不能找到老家。

我於10/24從西安包了輛車,我跟開車的師傅說,我要去“朝邑縣安仁鎮王彥常村”。我告訴師傅,以前的朝邑縣現在劃歸於大荔縣了,我知道的,也就這麼多。

老家王彥常村,離西安市大約有170公里。

我不抱任何期望會找到老家。我想,能到老家方圓百里內溜達溜達,看看風土民情,就夠可以了。

結果我竟然真到找到了我爺爺的老宅子,那是我父親出生的地方,我們還聯絡上了一個姑媽,見到了兩個表弟。

這次尋根之旅,最讓我震驚的,是家鄉地方幹部的親民態度與辦事效率。我必需要說,現在老家一帶地方幹部的積極性、辦事效率、與為民服務的精神,比臺灣強的太多了。我決定寫這封感謝信,表達我的謝意。

我父親說,爺爺原來在安仁鎮做生意,還算發達。所以我先到安仁鎮政府的民眾服務中心去詢問消息。很快的,鎮長賀康平先生就過來熱心的協助我。賀鎮長告訴我說,王彥常村現歸屬兩宜鎮管轄,然後給了我兩宜鎮劉鎮長的手機號,請我去找劉鎮長。

我們到了劉鎮長辦公室,兩宜鎮上的公安局長,紀檢委副書記邊成,都在鎮長辦公室等待了。他們問了我父親的名字,留在老家的叔叔伯伯的名字。他們告訴我,父親老家附近原來有三個村,王彥常、王彥王、王彥任村,現在三個村合并了,叫做王彥庒村。

邊成書記好像對於那片地區特別熟悉,很快找到了王彥庒村支書記常紅生。常書記正在韓城辦事,處理有關花椒栽種推廣的問題。常紅生書記說,他會趕回來,約我二小時之後,在王彥庒村辦公室見。

當時是午飯時間,邊成書記親自開車引領我們王彥庒村觀賞,告訴我們王彥庒村是當地的「示範村」。我們拍了些照片,一起吃了飯。之後,我們就在村辦公室見到了從韓城趕回王彥庒的常書記。

常書記在這段時間,已經打了電話給村裏的老人,找到了我在大荔縣城的姑媽,也確認了我爺爺所住的老宅子。

常書記在辦公室,當場安排我與表弟通了電話。然後常書記帶我到老宅子,我在老宅子前三鞠躬行禮致敬,拍了些老宅子的照片。常書記說,剛好他有事要去大荔縣城,可以帶我去見姑媽。我就辭退了我的包車,搭乘常書記的車,約40公里路,到了大荔姑媽的家。

我的尋根之旅,極端的順利,早上八點離開西安酒店,下午四點不到,就到了大荔縣城姑媽的家。

我一路上接觸到了安仁鎮長賀康平、兩宜鎮劉鎮長、他們辦事都非常積極俐落。邊成書記與常紅生書記,尤其不辭勞苦。邊書記開車引領我們從兩宜鎮政府到王彥庒村;常村書記幫我找到了村上的老宅子,還開車帶我們到大荔縣城姑媽家。

我對於這些地方幹部,心存感激。我也對於地方幹部的積極性、辦事能力、與熱心服務的精神狀態,深感敬佩。

在此,我對於縣委的領導有方,致上由衷的敬意與謝意。

薛中鼎 敬上
2017/11/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