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讀新書:黃仁宇【地北天南敘古今】

好讀新書:黃仁宇【地北天南敘古今】

黃仁宇【地北天南敘古今】書蟲製作 2023/11/17(小說園地)

好讀書櫃【典藏版】,感謝書蟲整理製作,感謝Ann Cheng提供掃瞄檔。

本書簡介:

「這本集子收錄了我過去曾在各處發表過的二十六篇文字。最早的刊於1944年,至今已將近半個世紀、最遲的則出版不久,彷如昨日。難說當中有些文字帶著旅遊性質,有的則暴露著個人經歷,全書的範圍可以概說為一個學歷史的人之耳聞目見與腦內的構思。作者提供了他的歷史觀之側面背景。正因為其不拘形式可以補助有體系的文章之不足;也因為全書缺乏長篇大論,讀者也可信手翻來,隨時釋卷。

本書將這二十六篇歸為五類,分別為『緬甸戰場的聞見』、『五十年來的撫今追昔』、『各種思想體系及其實用』、『歐遊觀感』和『古今人物』,只是這樣的分類仍不能全部囊括各篇的內容,也無從避免彼此間的重疊,所以又各用唐詩兩句為題。詩歌的好處則是放漫不拘形跡,有時則又辭句隱蓄,不全受一般修辭學的限制。

我想讀者具有同感:我們今日已面臨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。只舉著近身一例:自從1945年內戰之展開,已使近兩百萬的軍民,於極短期間自大陸移居於台灣。這即已是中國歷史裏自洪荒以來未有的事蹟。因為如此,再加以很多類是打破紀錄的變故,使我們過去用以衡量歷史的尺度至此大體失去效用。再瞻望著最近台灣海峽兩岸人事的轉變,也使我們領悟到內戰之真意義並不是所謂無產階級清算有產階級,而是中國需要徹底改組迎合世界潮流所帶來之不得已的動亂。其中大陸的一部份因為要剔除農村裏阻擋著全面改革的各種障礙,所以為患至烈。台灣這方面倒可以因利就便,只引用了1953年的『耕者有其田』法案再配合美援,即先期完成了一個『能在數目字上管理』的局面,能迅速的存積資本,發生了領導的作用,這不可能在五十年前一眼看清。也因為如是,當日各方面依據意識型態所寫的歷史也因為時過境遷,今日都亟待修訂。」

——黃仁宇

 

作者簡介:

黃仁宇(1918-2000)

生於湖南長沙,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。抗日戰爭爆發後,先在長沙《抗日戰報》工作,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,1950年退伍。其後赴美攻讀歷史,獲學士、碩士、博士學位。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。參與《明代名人傳》及《劍橋中國史》的集體研究工作。